一个球拍炒到几千块,元凶竟是“无人机”?羽毛球装备全线涨价,网友直呼快打不起了!
“月入两万,快打不起羽毛球了。”这句在球友圈流传的感慨,背后是一场覆盖了球拍、球线、鞋服的全方位涨价。
从大件的球鞋服装,到不起眼的手胶球线,无一幸免,中高端装备尤其如此。
在这场涨价中,球拍是真正的“主角”。当一个新款旗舰拍的标价轻松突破1500元,部分热门型号更是在二级市场被炒成“理财产品”时,羽毛球爱好者纷纷吐槽“买球拍理财”。
一个小小的球拍,咋就贵成了这样?
“除了汗水,都是成本”
“前两年拉根80线,手工费加线钱才55块。上个月再去,老板张口就要95块,说光是线就涨疯了。”在郑州某球馆,球龄五年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消费账单,“以前10块钱一卷的手胶,现在普遍卖到18块、20块。一场球下来,场地、用球再加装备损耗,成本确实高了不少。”
李先生的感受,是如今球友圈的普遍共鸣。
“就拿李先生说的BG80线来说,过去单条进货价在60元左右,现在已经涨到了70多元,部分经销商甚至要价75元。”金水区一家体育用品店的老板李新生坦言,整个市场都在涨。
他指着墙上五颜六色的球线补充道:“不只是YONEX,像胜利(VICTOR)的VBS-68P进攻线,也从75元涨到了85元。国产品牌樱花羽品,耐打型的线也普调了10%左右。看这架势,再过一段时间,好点的线再找个好师傅穿,一套下来搞不好要破百。”
李新生告诉记者,各大品牌每年推出的新款旗舰球鞋,价格普遍超过千元大关,部分限量配色或联名款甚至需要加价购买。
“而且服装也一样,一件普通的速干T恤从一百多涨到两三百,如果是赛事同款或者明星代言的系列,价格就更高了。”李新生说,“现在打个球,除了汗水,都是成本”。
“球拍理财”成为现实
如果说配件和服饰的上涨尚在普通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,那么中高端球拍市场的价格波动,则近乎“疯狂”,甚至催生了“球拍理财”的说法。在这场市场狂热中,日本品牌尤尼克斯无疑是绝对的主角。
以其2024年推出的为例,官方吊牌价为1980元。然而,在二级市场,这个价格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参考值。
“全新的宝石蓝配色,你想原价买到?几乎不可能。”资深玩家阿豪告诉记者,“桃田贤斗的签名版,刚发售时普遍要2800元以上。因其退役,某款汤杯纪念版甚至一度飙到近6000元,是原价的三倍。”
当然,这场涨价潮并非尤尼克斯的独角戏。
阿豪做了一些统计:尤尼克斯方面,一些即将停产的经典款球拍价格已涨至2200元左右,而主流高端拍的价格区间也从过去的1200-1500元整体跃升至1500-1800元。国产头部品牌李宁同样如此,部分即将停产的型号,价格也从1100-1300元区间涨到了1500-1600元区间。
“现在的热门高端拍,玩法已经变了,”阿豪一针见血地指出,“品牌方限量发售,官方渠道秒空,货源流入经销商手中,再根据热度加价。一些停产的‘神拍’,因为存世量稀少,二手价格甚至超过新款。买家追捧,卖家惜售,价格自然就炒起来了。”
涨价“元凶”竟是无人机?
如果说球星效应是价格的放大器,那么球拍的“芯片”——碳纤维,则决定了价格的起点。一个现代羽毛球拍中,碳纤维成分占据约60%,这部分核心原料对球拍的性能与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这并非空穴来风。作为球拍的核心材料(成分占比约60%),碳纤维的成本压力正直接从供应链顶端传导而来。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的吉林化纤,仅在2025年春季就连续两次上调价格,高端3K碳纤维每吨累计上涨超15000元。
更关键的价格变量,来自一场意想不到的跨界争夺。近年来,以无人机为代表的“低空经济”异军突起,成为新的“用碳大户”。
无人机的机身、旋翼等关键部件,为实现轻量化和高强度,同样高度依赖高性能碳纤维。
当有限的碳纤维产能,被这些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大量分流,留给体育用品行业的供应自然变得紧张且昂贵。这还没算上将碳纤维丝束经过预浸、卷制、固化、打磨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制成球拍所累积的巨额工艺与人工成本。
然而,一边是国内中产们直呼“羽毛球快打不起了”,另一边却是这条赛道的头部品牌创下营收新高。日本品牌尤尼克斯(YONEX)最新财报显示,其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近19%,大中华区营收更是激增24%,达到约33.9亿元人民币。尤尼克斯官方将此归功于中国市场的全民羽毛球热潮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来 源: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张阳
编 辑:刘 萍
校 对:郑 瑾值班主任:钟玉芹审 核:施一楠